跳至主要内容

迈向零碳建筑之路

迈向零碳建筑之路
香港理工大学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副教授 周志坤博士

为了避免过度碳排放引致的全球暖化危机,《巴黎协定》规定地球平均温度升幅控制在工业革命前水平上2°C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1.5°C之内。虽然香港不是协议的签署方,但作为国家的一部分,仍致力遵守协议。就此,笔者及其研究团队获香港特区政府特首政策组「公共政策研究资助计划」的拨款进行有助香港长远规划名为《零之任务:迈向具成本效益的建筑碳中和策略》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揭示香港新旧办公室大楼和住宅建筑中,各种碳排放策略的减排潜力、成本效益及技术困难程度,以对建筑减碳排策略的成效加深理解及帮助提,助力香港进一步迈向碳中和。

现有建筑达到碳中和目标具有改进潜力

我们的研究团队为新建和现有的办公和住宅建筑开发了各自减碳排成本曲线。这些曲线有助于确定各种潜在减碳排策略的成本效益,并估算每种建筑类型达到碳中和目标所需的减碳数量。研究结果表明,现有的办公和住宅建筑在达到碳中和目标方面比新建筑更具有显著的改进潜力。并且由于现有建筑的数量远超过新建建筑,因此,减少现有建筑库存的碳排放至关重要。

优化建筑物的空调和照明系统及外壳设计

无论是办公还是住宅用途,改进新建筑设计规范通常比改造现有建筑更容易。研究发现,由于香港建筑物的大部分电力消耗来自空调和照明系统,因此在考虑成本效益较低的可再生能源策略之前,升级这些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还需要考虑实施的技术和行政挑战,以及对现有租户和居住者的潜在干扰。

研究亦发现,对于现有的办公和住宅建筑,更换传统照明设备为LED照明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此外,教育租户和居住者将室内设定温度从23°C提高到25°C-也是一个极具成本效益的策略。

另外,建筑外壳设计应该是减少碳排放的重点,尤其是办公楼。研究显示,降低窗墙比(WWR)并采用uPVC窗框是减少碳排放的可行方案。尽管高WWR对于私人开发商来说通常是一个卖点、对现有办公楼进行改造亦可能具有挑战性,然而,在新建筑中推广较低的WWR将有助迈向可持续的建筑标准。

笔者乐见,香港特区政府已在2021年发布了《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以四大减碳策略 ,包括 「净零发电」、「节能绿建」、「绿色运输」和「全民减废」积极引领香港于2050年前达到碳中和。值得注意的是,建筑物的碳排放占香港整体排放的三分之二,因此建筑物是政府减碳排的主要目标之一。政府更在刚公布的2024年施政报告继续推动绿色低碳生活,逐步推广现时适用于政府建筑物的「碳审计措施」至政府的基建设施并强化碳管理工作,以进一步迈向碳中和。展望未来,随着政府逐步推广「碳审计措施」至政府的基建设施,未来可考虑在香港推行全面的建筑物碳审计,以评估碳排放并确定实现短期减碳排和长期零碳目标所需的措施。研究结果显示传统的节能策略是不足以实现零碳目标的,香港应将大量精力和资本投资于成本效益较高的节能减排方案。笔者有信心在政府强烈倡导各界采用成本效益高且技术难度低的策略下,香港会稳步迈向于2050年前达到碳中和的目标。



请下载 Acrobat ReaderAsian Font Packs 查看文件。